物质和时空粒子的相互作用产生引力波
“时空纤维由时空粒子编织而成”一文不是论述了“引力子”的存在,而是回顾了引力子概念产生和预言的依据,主要不是解释了时空纤维的振动产生了引力波,主要是依据“波粒二象性”原理,在对时空纤维振动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时空物理学的一种可能:时空结构由时空纤维组成,时空纤维由时空粒子构成。爱因斯坦怀疑对遥远引力波信号检测的可能性,在引力波预测后的年,实验物理学家获得了引力波的检测技术和能力。从科学哲学出发提出了“时空波”概念,引入时空波概念或把引力波等同于时空波,原因在于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引入了“物质波”概念,物质粒子的振动产生了物质波,像光子的振动产生了光波,电子的振荡产生了电磁波,由假想的时空粒子的振动产生了时空波,物质粒子和时空粒子、物质波和时空波符合科学哲学对应论的等效原理或等效论的对应原理。 相对论开创了“时空物理学”的新阶段,可以把近代以来的“时空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牛顿或经典物理的时空观,二是爱因斯坦或相对论物理的时空观,三是普朗克或量子物理的时空观。牛顿的时空参考系遵循“绝对性原理”,伽利略通过思想实验证明,时空参考系遵循“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对论的时空理论,从物理学和哲学上摆脱了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影响。牛顿认为物体的存在和运动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物质和时空独自存在,互不作用,时空好像是空空荡荡的盒子或纯粹的虚无,他在经典力学的“圣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相似和不变。”时空的虚无性和时空的实在性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观,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否定了时空分割的时空观,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的情形下,时空和空间表现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在广义相对论中否定了物质与时空分割的机械时空观,物体的质量和运动弯曲了时空,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形式,引力波则是时空曲率变化的展现形式。 脱离物质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导致了牛顿的虚无时空观,不可移动的空间具有均匀和永恒存在的特性,它好像一个没有边柜的固定容器,既可以用来存放苹果,也可以用来存放梨子,即使从容器中移出了苹果和犁子,空间大容器依然存在。牛顿对绝对虚无的时空观进行了解释,“时间好像一条无头无尾和均匀、连续流逝的长河,与物质运动无关的时间是绝对的、无限的。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互不依赖,也不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相关。”哲学家笛卡尔最早指出了物质与时空的相关性,空间的广延性离不开物体的存在。爱因斯坦支持了笛卡尔的时空观,他曾在文章中指出,“广义相对论是绕着弯子证实了笛卡尔的想法。”爱氏哲学实在论的时空观和牛顿哲学虚无论的时空观形成了鲜明对比,爱氏说过一段话,“在我之前的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么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而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什么也剩不下。” 从牛顿的经典物理时空观推导了虚无性时空粒子的存在,从爱氏的相对论物理时空观推导了实在性时空粒子的存在。有的物理学家提出了“时间场假说”,时间和物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时间和物质在渗透、融合和转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时间物质”或“物质时间”,时间的连续性赋予物质的连续性,同样,时间的间隔性赋予物质的不连续性,时间和物质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符合科学哲学共性论的等效原理或等效性的共性原理。时间物质除了发出辐射波或光波以外,还一刻不停地发射了“时间粒子”,时间粒子的“进场”和“出场”形成了飞逝的“时间箭头”和流动的“时间长河”。两种理论假设的时间粒子和时空粒子概念不同,前者是虚拟的粒子,后者是实在的粒子。实在性的时空粒子有可能像物质粒子一样“收录”到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而暗物质粒子、引力子或时空粒子还不在标准模型许可的范围。 年,为解散热物理学中“黑体辐射”的乌云,普朗克创建了量子物理,年,爱因斯坦为解释赫玆的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年,玻尔开启了空间量子化的序幕,他的初衷是化解当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电磁学的悖论,电子在原子核外作圆周运动时会向外辐射电磁波,随着电子能量的消耗,电子由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平衡电子和原子核吸附的电磁力,电子落入原子核意味着原子结构的崩溃,而原子结构实际上是稳定的。玻尔设想了一套量子化的原子模型,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圆周运动有不同能级的轨道,低轨道对应低能级,高轨道对应高能级,电子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上下下”地跳跃,因而不会经易地落入原子核。 玻尔的空间量子化实际上是电子能级或核外电子轨道的量子化。后爱因斯坦时代的物理学家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化或引力量子化的概念,引力量子化和吋空弯曲量子化符合科学哲学概念论的等效原理,时空量子化随之“呼之欲出”。超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理论拓展了“时空纤维”的理论设想,时空被看成是由微小时空网格组成的纤维。新科学哲学稍微迈进的一步,可以将时空网格的“点状粒子”看成是“时空粒子”,可以将时空粒子定义为“爱因斯坦粒子”,而“爱氏引力子”对应了“爱氏引力波”。假设作为引力子的时空粒子组成了时空纤维,根据科学哲学的相互作用原理,我们可以重新定义爱氏的引力波概念:引力波产生于物质粒子和时空粒子的相互作用。 邓如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sjfb/7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驴计划要给驴爸找小老婆驴爸自称X功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