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百度都投了,口腔护理赛道能诞生新的
来源:IT桔子作者:吴梅梅 近日,口腔护理品牌「参半」获得4亿元B轮投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金鼎资本、基石资本与亚商资本等跟投。这是今年以来,参半获得的第三轮融资。不久前的2、3月参半宣布完成了A1轮、A2轮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字节跳动等,这两家在B轮仍继续加注。事实上,IT桔子梳理发现,除参半外,目前已有BOP波普、清之科研、茶佳、usmile、贝医生、幸福草、素士、不垢科技等新锐口腔护理品牌涌现,并获得资本青睐。除了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连百度风投、字节跳动都参与进来了。1被忽视的千亿级赛道——口腔护理消费品在思想观念的升级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下,现代人对口腔卫生和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想要保持口腔健康就需要在日常护理上上下功夫,牙膏牙刷虽然是基本款,但无法深入清洁口腔,也无法满足新一代消费者追求快速有效的清洁方式、便携等多样化的需求,这种需求直接带动了消费和产品升级。于是伴随出现的是,口腔日常护理产品、价格升级,以及使用品类的增加,电动牙刷、冲牙器、漱口水、牙线等新式口腔护理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并且他们会同时购买多个品类的产品。根据阿里研究院年9月发布的《年口腔护理行业最新趋势报告》,报告显示,电动牙刷是市场成交额指数最高的细分口腔护理产品;而冲牙器的GMV增长指数达到,成为该口腔护理产品中增幅最高的品类。市场规模方面,根据Euromonitor测算数据,全球口腔护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7亿美元,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1.01亿美元(约亿元)。预计未来会持续以8%~12%的年增长率增长,10年以内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2国产口腔护理老牌子发展不佳在过去的国内口腔护理产品消费市场,牙膏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事实上,牙膏这个品类当时是被当做日化品的,而不是口腔护理用品,彼时中国受众的口腔保健意识还很薄弱。80、90年代,田七、黑妹、草珊瑚、两面针等国产牙膏老品牌也曾风靡一时。但自年起,高露洁、宝洁旗下Crest佳洁士相继进入中国,联合利华收购上海牙膏厂的「中华」品牌后,这三大外资日化品牌凭借着强大的市场营销体系和资金实力,不断抢占市场,导致该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占据。最初,这些老牌子还勉强在下沉市场能够分得一杯羹,慢慢也「风光不再」,或是「销声匿迹」。比如「田七」风光时年销额10亿元,但其母公司广西奥奇丽股份多年来经营不善,自年停产,年公司和「田七」商标被打包拍卖。起源于年、广州牙膏厂曾推出「黑妹」牙膏的美晨集团,公司重心业务还是日化产品,口腔护理线没有新动作。而两面针在年上市后,牙膏主业不断萎缩为「副业」,其牙膏也主供酒店旅游市场,而非家用。重庆登康(源于重庆牙膏厂)及旗下「冷酸灵」品牌是国产牙膏老牌子仅存的「硕果」了,此外,据了解有两家做口腔护理用品的——三椒口腔(新三板挂牌)和倍加洁,均成立于年前后。其中,倍加洁年在A股上市,年度倍加洁实现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3%;但净利润万,负增长29%。目前公司市值仅22.5亿元,市盈率22.7倍,均明显低于化工行业市值亿元、市盈率60倍的平均值。仔细研究发现,倍加洁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公司的产品线比较固定,牙刷贡献营收占比超过一半,湿巾又贡献了超三成的收入,牙膏、牙线等产品不成气候。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不断扩大,年达到了63%,而国内营收不增反减,由年的3.58亿元下降到了年的3.05亿元。说明公司以OEM模式运作,是国际品牌的贴牌厂商,市场在海外。从数据呈现的结果来看,过去5年,公司总体营收增长非常缓慢,年平均增长率不足8%。种种迹象表明,国产口腔护理老牌子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了诸多困难——要么是发展后劲不足,要么是错失了机会,市场拓展能力不行;还有就是产品线不够丰富,产品缺乏创新,越来越难以赢得现在年轻消费群体的好感。倍加洁主营产品,图源:倍加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jbxx/7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猜猜美博会,我们发现了哪些好货晓霞走
- 下一篇文章: 点赞资阳市妇联表扬75名先进个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