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http://m.39.net/pf/a_4515780.html

“粽”情一曲颂“九歌”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尽管说法不一,但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的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其最初是先民们祈求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正好在这一天抱石投入汨罗江,农历五月初五也便成了中国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带着饭团、鸡蛋、雄黄酒等食物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此后,人们纷纷仿效、代代传承,每年的端午节也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

  其实,端午节流传至今其由来到底是怎样,又到底是为了纪念谁?这里我们暂不去探究,也已经不重要了。其至关重要的是:端午节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契合了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同时也表达了华夏先民们的内心情愫和情怀,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人文象征。也正是因为屈原身上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符合了老百姓的精神信仰和追求,人们才一致认同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这也难怪,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春秋时期屈原在担任楚怀王的大臣期间,积极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并力主联齐抗秦,后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间虽处身于草野,也不再是一国之大夫,但他仍然忧国忧民,先后写下了的《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抱石投江示赤诚,“粽”情一曲颂“九歌”。屈原满腔抱负,壮志未酬,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华彩乐章。如今,又一个端午节到来之际,当我们在品尝粽子、喝着黄酒的时候,不妨抽出时间重温屈原的《九歌》等不朽诗篇,切身感受一下屈子的浓烈国士情怀。

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公主降临到北滩上,我望眼欲穿,满腹惆怅。

秋风阵阵,遍体生凉,洞庭扬波啊落叶儿黄。

登上长满白蓣的高地极目远望,本已约好啊,在黄昏互诉衷肠。

可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上,鱼网为什么还挂在树上?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香兰,看到兰芷啊,就把你暗暗思念。

恍恍惚惚啊,我向远方张望,但见流水潺潺,流得那么慢。

深山的麋鹿为什么觅食到了庭院?深水的蛟龙为什么浮游到水边?

早晨我骑着快马奔驰在江边,傍晚我就渡过了江水的西岸。

公主啊,听到你的一声呼唤,我将驾起快车同你把美好生活创建。

我要把屋子筑在水中,用荷叶铺盖屋顶。

用香荪涂墙,用紫贝砌花坛,我要让满堂花椒的香气充盈。

用木兰做椽子,用桂树作梁,用辛夷做门楣,再用白芷装饰卧房用薜荔编织成帐子,再把蕙草铺在帐顶上。

我要用白玉做压席的镇石,让疏散的石兰,散发芳香。

用白芷覆盖着荷叶做的屋顶,外面再缠绕上芬芳的杜衡。

我要汇集百草摆满整个院子,我要把芳香分布在走廊和门厅。

九嶷山的众神都纷纷把你相迎,神啊翩翩而来,如同彩云在飘行。

把我的香囊抛在大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我要采摘江中小岛上的杜若,把它赠给你啊,我远方的亲人。

美好的时光实在难以骤然得到,姑且玩玩吧,消散一下我郁闷的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jbxx/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