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只有这点中国阅兵输给了俄罗斯
咨询白癜风治疗 http://www.yuzhouz.com/ 5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同时也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今天,持续23年的红场胜利日阅兵依然如期而至。 昨天战斗民族又阅兵了!有一位朋友问正在观看直播的军武菌:“难道世界上还有那个国家的阅兵比中国的更牛逼么?”说完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军武菌仔细想着这个问题,耳边一首熟悉的军乐徐徐传来……豁然开朗!原来是俄罗斯阅兵时的进行曲!完全可以客观的说,在这一个点上,的确我们还是比不过红场的阅兵。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持续分钟的9·3阅兵是 十几首曲子轮流单曲循环 ▲今年俄罗斯不到60分钟的阅兵 竟然有33首不重复的进行曲! (去年有42首) 虽然有33首曲子,但是许多朋友能听出来的可能也就《喀秋莎》一首……或许是因为太经典了吧。 今天军武菌就为大家推荐几首经典的红场阅兵曲。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几首军歌背后鲜有人知的故事! 时刻提防侵略者——《光荣属于祖国》(音乐位置0:00~1:35) 《光荣属于祖国》(又名《光荣颂》)是一首在国内鲜为人熟知的曲子。在阅兵中,它一贯被安排在国防部长检阅完部队,返回向总统报告的过程中。 其实,这首歌并不是什么“正统”的军歌,它最早出自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由俄罗斯著名民族乐派作曲家,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创作。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伊凡·苏萨宁是17世纪初期,俄国反抗波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在俄国面临瓜分和灭亡的危险时,在家乡组成一支民军,大胆的向被波兰占领的莫斯科挺进!后因内部发生分歧而失败。 ▲伊凡·苏萨宁被波兰入侵者杀害 年春,他不甘心失败,在下诺夫哥罗德又组织了第二支民军,继续抗击侵略者!解放被波兰、瑞典占领的莫斯科河诺夫哥罗德等大片领土。 后来,他被迫为撤退的波兰军队领路,不顾生命危险,把敌人引入歧路。年在丛林中惨遭波兰贵族杀害。 作为终幕的最后一首曲子,他被赋予了盛赞祖国和民族英雄的意义!因此传唱至今! 俄罗斯祖国,光荣属于你! 关荣属于你,我们的土地! 愿永恒强大,昌盛归于你, 我们可爱的祖国的大地! 永恒的光荣将世代不息, 光荣属于伟大的俄国人民! 你强大的力量将无情打击 觊觎我们祖国的阴险顽敌! 俄罗斯也有抗日歌曲——《三个坦克手》(音乐位置1:35~4:35) 当俄罗斯的T14阿玛塔坦克开进红场,一阵十分欢快的乐曲响起了!这就是俄罗斯经典抗日歌曲《三个坦克手》! ▲首次出现在坦克上的勋章 是传说中的全技能车组么? 年,迪米特里·波克拉斯和丹尼尔·波克拉斯兄弟在乌克兰布琼尼骑兵第一军服役时期就谱好了这首曲子。年德国投降后,他们恰好被调往远东地区。 ▲迪米特里?波克拉斯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红军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厌战情绪:一些老兵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却被告知要被派去远东打击日本。 为了鼓舞士气,增加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信心,波克拉斯兄弟在部队中找到了波·拉斯庚进行填词。于是就有了传唱至今的《三个坦克手》。 ▲苏联红军解放哈尔滨 有军事知识的观众可能要发问了:苏联的坦克都是4个或者5个乘员,那为什么会是“三个坦克手”? ▲苏联红军的T34解放满洲里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远东地区,最早开进中国东北协助抗日的苏联坦克是老式的BT型高速坦克,而它确实只有三个乘员! ▲有辆BT系列坦克开进东北 主要担任侦察和侧翼机动作战 损失率比较高 歌词节选: 密密层层,乌云压着边境 森严壁垒,一篇肃静! 黑龙江畔陡峭的岸上, 日夜守着祖国的哨兵。 风驰电掣,坦克向前冲锋 钢甲铁马扑向敌人! 猛烈的火炮压住日本强盗 打得鬼子仓皇逃命! 吓尿北约只需一首歌!——《我们是人民的军队》(音乐位置4:35~6:20)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今年的空中方队没有出场。当红场上车辆的烟雾散尽,仅剩的军乐队方队迈步向前,红场阅兵比装备还好看的“压轴大戏”(倒数第二首)正要开始! ▲那神圣的话语:“莫斯科在身后!” 军乐队走到主席台前,开始高声合唱: 不要傲慢自夸,我们毫不惧怕! 别试图威胁我们,别再玩火自焚! 敌人若敢实践,检验我军实力 我们就教会他,再也不敢冒险! 不是无缘无故,旗帜闪红光 祖国不无缘无故给予我们期望! 那神圣的话语:“莫斯科在身后!” 我们从博罗季诺至今不忘! ▲年,俄罗斯在莫斯科西郊的 博罗季诺抵挡住了拿破仑的入侵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创作于年,是阅兵曲目中少有的“年轻歌曲”。那年正是冷战的高峰,且苏联处于强势地位!苏联在年举行了震惊西方的“西方”-81军事演习。这是迄今为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苏联动用了十个以上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近卫坦克军,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人! ▲钢铁洪流的比喻毫不过分 在8天的演习中,苏联动用了上万辆坦克,进行了坦克突进和两栖登陆等多项演练科目。主要目的是威慑当时政治倾向不稳定的波兰,此外苏联公开了包括基辅级航母在内的多种新式武器。 ▲基辅级航母 而这首歌则是“西方”演习在宣传层面的延伸!极其露骨的歌词,不仅提振士气,还直指西方的北约! 有趣的是,该曲并非红场阅兵的传统曲目!从年开始,俄罗斯将该曲目放到了压轴的位置。而随后则延续了这个规则! ▲战斗民族“永不低头” 结合一下时政:年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西方制裁俄罗斯,西方甚至没有一个领导人出席胜利日阅兵。年,西方诱导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低迷。年,美俄在叙利亚内战等国际事务上针锋相对…… 不得不说,俄罗斯选择在此时,拿出这首被雪藏三十多年的冷战歌曲,放在胜利日上合唱,是具有高度的政治含义的!这样一首意味深远指向明确的曲子,恐怕比阅兵场上的“大杀器”还要令北约胆寒——“莫斯科就在身后!想搞事?来战啊!!!” 跨越百年的经典——《送别进行曲》(音乐位置6:20~9:00) 《送别进行曲》(又名《斯拉夫女人的告别》)是一首阅兵保留曲目,通常被放在最后一首演奏。军乐团演奏这首曲子离场,代表着阅兵仪式的正式结束。许多老兵十分喜爱这首曲子,甚至将它奉为“第二国歌”! 《送别进行曲》可以说是阅兵场上较为“高龄”的填词进行曲。该曲由俄罗斯作曲家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加普金在年创作。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加普金 是为“送郎上战场”的所有巴尔干妇女而作。当时统治巴尔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濒临倾颓,巴尔干人民掀起了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史称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人 和俄国人都属于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的国名也由此而来 阿加普金当时是沙皇军队的一名司号手,巴尔干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半路出家的阿加普金萌生了为巴尔干人民谱写乐曲的打算。年秋天,《斯拉夫女人的告别》阿加普金当时所服役的西方第7骑兵团的阅兵式上首演。 ▲乐谱首版封面写着 最新进行曲,为巴尔干战事而作 献给全体斯拉夫妇女 首版歌词: 雾状的蓝色气流在颤动 担忧的神色涌现在鬓边 俄罗斯为荣誉而召唤我们 风儿从队伍的步伐中吹起 再见了,父亲的土地 请你把我们记起 再见了,亲爱的目光 我们都不会怯阵离去! 然而值得一说的是,这首曲子或许是被填词次数最多的曲子!随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首曲调凝重,朗朗上口的曲子被赋予了无数版本的歌词,在整个欧洲大陆的战壕内传唱! 在十月革命后,甚至出现过红军和白军同唱一首曲子相互冲锋厮杀的情况!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年11月7日,德军逼近莫斯科。在红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上,曲子的原作者阿加普金指挥者军乐团演奏《送别进行曲》,为参加阅兵的战士们送行。他们在这首曲子的陪伴下,直接开赴莫斯科以西三十公里外的前线! 苏联版歌词: 这一首进行曲振奋人心, 忆当年侵略军压边境, 战士们别家园,登上列车, 这首歌伴他们去出征。 四一年唱着它保卫莫斯科 四五年唱着它进柏林, 俄罗斯站起来,万众一心, 多少年经风雪、历艰辛。 假如有一天 敌人来进犯, 我们为祖国 奋起投入神圣战争…… 同样在红场,同样的旋律,歌声跨越了72年,如今再一次的回荡在红场。他提醒着俄罗斯:永远不要忘记那段英雄的历史! ▲音乐如同老兵一样经久不衰!强烈推荐必看 (建议先关掉音频再看这个小视频,避免干扰) 33首歌曲,各具特色!它们创作于沙俄、苏联、俄罗斯等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革命、战火、对抗、动乱和发展的考验而经久不衰。 ▲苏联在爱国教育方面 做的确实十分优秀 军武菌认为:这些曲子不仅仅代表俄罗斯人在苏联时期的荣光,更是承载了俄罗斯多年的历史,只要这些曲子还在被传唱,他们的人民就不会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回过头来说,虽然我们的曲子少了一点,文化底蕴也少了些许,但相信这也只是暂时的,只要继续重视嘹亮军歌的创作及传承,重视爱国教育的普及,中华民族的战歌必将代代相传。 军武商城今日优选商品 商务合作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jbxx/4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三届华夏医学耳内科学论坛暨IAPA中国
- 下一篇文章: 李云迪版ldquo肖邦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