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擦白癜风有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801/4230600.html

我已不在文中,文中在我。

By婧小姐

曾经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告诉我,他们那个年代的文中,海南省还不是海南省,归于广东。他的老师很多毕业于中山大学等知名学府,饱读诗书。除此之外,海南本地的老师都喜欢用方言教学。

他出生在新加坡,作为长孙,祖父希望他记得家乡、并一定要学会家乡话,于是千里迢迢地将他从新加坡带回文昌读书。直到文革开始,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尚在文昌中学读初三的他又被祖父带回新加坡。

初回新加坡,即使是新加坡公民,但在海南接受了多年教育的他也无法迅速融入新加坡的环境。他不敢和新加坡的同学讲话,不敢和老师提问题,不敢参加学校活动。但他很高兴地告诉我:“那些鬼仔考试没一个比我高!”

自信心的建立来自于入学一周后的数学考试,他是全班唯一一个一百分。

他说,“我是听不懂也不会讲英语,但数字我看的懂啊!文中的老师很厉害的!全都讲过!我全部都会做!”

他已将近70,头发已经全部花白,和我细数当年在文中的生活,欢脱得像个孩子。

他问我,“百年校庆的时候侬几岁?校友楼侬去过吗?爷爷被邀请回去了,校友楼上有我的名字。”

我很感激在文中的六年,它使得我从此和这世界上很多灿若星辰的名字有了共同的称呼——文中人。

于是每年的11.23到来之前,总想着“是时候写点什么了吧”。

每年的这个时候,情绪总跳出来作祟,提醒你要去回忆少年时代。

我想这无疑幸运的,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至少还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地方,如同山西汾阳之于贾樟柯,如同奥克斯福之于福克纳,如同高密之于莫言,疼痛着,温存着,走到世界尽头,也要反复回望。”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坐在那个逼仄的教室狭小的课桌前,想过一千零一种逃离的方式,却转眼间又熟稔地思念起小城里的一碗炒粉,对于那里的人情那里食物的味道有着固执的情愫,对于那个一成不变的地方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周杰伦的《一路向北》是我们那个年度常在教室播放的经典曲目,生在南方,心向北方。我们一直赶路,路上免不了要遗忘,遗忘,可是有些东西永远忘不掉。

像是一里里某个卖炸鸡排的小摊子,或是某个熟悉的身影、声音、面孔,某个篮球场上喘不过气的心跳,某个周末上自习的路上,一阵风过后仰头看见紫檀的黄色小花纷纷而下的瞬间。

“它们都在你还不得不继续旅行的时候提前下车了,你往前走,它们就在原处停留,可是过了好久好久,当你从车窗探出头去,它好像还在那里,好像刚刚下车,你招招手,它们还会朝你微笑,只是永远不会,再靠近你了。”

时间过得很快,如今你看各大高校发出的在校生合照和费劲心力写的祝福语,心情已经难有起伏了。

你也曾是他们中热情且激烈的一员。

《紫贝拾遗》马上就要定稿了,那是一本关于所有文昌人记忆的书。忘了这是我写的第几篇关于文中故事的稿子,清野兄曾问过我能不能把写文中的文章合起来,他说“师妹我觉得你是时候写长篇了。”这个月底马上就要结束稿件征集了,我写了不少文昌的故事,但这篇关于文中的,我却迟迟拿不出手来。

想必是情感过于珍重,再长的文字也不足以承载这些重量吧。

马上又是文中校庆了,过去的确曾做出了几篇有关文中的大新闻,今年也是真的写不出了。

五年了,和母校甚至与同学们的关系都逐渐稀薄。我想人们也许都只是赚有过去的感情,而非当下甚至更远的长情。那么11.23于渐渐远离少年时代的意义,大概是《今天文中也没有什么新闻》。

今天文中没有什么新闻,孩子们照常上课,老师们照常教学。

今天文中没有什么新闻,篮球场人很多,跑道上的人们在风里卖力追夕阳。

今天文中没有什么新闻,刷屏校庆的都是学长学姐,在校生上了九天课。

但每年的11.23,还是有那么一句不得不说的话:

文昌中学,岁生日快乐!

侬很希望那些少年能成为校友录里某个灿若星辰的名字。

侬很希望有一天侬的名字能写在文中某栋教学楼的芳名榜里。

侬很希望有一天能如数家珍地告诉年轻一代那些与自己失散多年的故事。

我已不在文中,文中在我。

这一天,高兴,但生活要继续。

感谢摄影师林师帅,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二篇有关文中的文字。昨天我看到他朋友圈发了一张文中搭建舞台的照片,早上我便问他能不能给我发原图,而他不仅发来了原图,还在下午扛着相机回到母校,拍来了这一组真正的《今天文中也没有什么新闻》。

婧小姐

林师帅

点这里收看少年时代

《紫檀尽头的那个校园啊》

谢谢你加盟我的少年时代

婧小姐

生活要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zwjb/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