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万人,比上年减少万人,下降1.8%。年,农民工平均年龄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农民工月均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2.8%。

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8.3%,同比下降0.4%,为.48万人。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2.9%,略高于平均水平,低于制造业3.5%的增速。

仅看年的数据,难以了解农民工群体的变化程度,与往年调查报告对比则可以看得更清楚:

农民工总量开始下滑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万人,此后逐年增加,到年达到顶峰,为万人。年农民工总量开始下降,这是自有统计以来,全国农民工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自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民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传统人力密集型行业必须转型升级,寻找新发展模式。

农民工老龄化加速

年,农民工平均年龄34岁;年,农民工年龄分布中,16~30岁的占比61.6%,40岁以下的占比达到83.9%。而到年,农民工平均年龄已达41.1岁,40岁及以下农民工占比仅为49.4%,50岁以上农民工数量已超万人,占比26.3%。

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年为19.1%、年为21.3%、年为22.4%、年为24.6%。可见,农民工老龄化速度在持续加快。

越来越多农民工奔向第三产业

年,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元,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人数的17.3%;年,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元,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人数的18.3%。10余年间,建筑业农民工收入增长近两倍,但从事建筑业农民工占比并没有显著增加。

实际上,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在年达到峰值,为.1万人,到年,已降至.48万人,降幅为15.5%。

值得注意的是,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到年,这一比重已下降至27.3%。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离开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奔向第三产业。

外出农民工持续减少

年,外出农民工达到峰值万人,到年下降到万人。年,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为万人;年,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万人。

由于政策扶持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愿意再出远门。

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提高

年,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年,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55.4%,高中文化程度占16.7%,大专及以上占12.2%。

年数据显示,我国大专以上文化农民工人数为万人,到年增加到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人数的持续增长,一方面说明近年来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一群体成为助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军”。

必须提出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相关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但总体趋势不会变。这意味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以农民工作为推动行业发展“主力军”的建筑业必须尽快扔掉“劳动密集型”标签,向“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固守传统发展模式的企业时常发出疑问:为什么必须要转型?通过农民工群体多年来的变化可以给出答案:因为支撑传统建筑业发展的“根基”出现新变化,工人老龄化、人工成本高涨、“用工荒”年年上演,行业企业必须提前做出应对。在“人口红利”消失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框架之下,建筑业必须向工业化转型,拥抱科技创新,大力培养产业工人,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挥支柱产业作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喜欢我们,欢迎转发和点赞来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zwjb/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