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去黄帝陵祭拜有感
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清明,我萌生了去黄帝陵祭拜的念头。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每到这样的大事,黄帝陵总是会有盛大的公祭,但公祭是属于国家的,冠盖云集的是国家领导人,海内外游子。渺小如我,却也生着伟大的心,从海岛的小地方能来到中华文明发祥地,是自豪也是感激,也希望自己能在清明节到中华儿女的共同祖先那里磕个头。从西安坐了一个晚上的火车,就到了黄陵县,然后再坐车去黄帝陵。黄陵县属于陕北,陕北的4月还冷得厉害,山也全是光秃秃的,我心是虔诚的,所以也不觉得冷。车过桥山,窗外的景色突然大变,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出现在眼前。绿是生命的源泉,与刚才灰色的荒山形成很强烈的对比。有人说,黄帝陵到了。我感叹,黄帝是伟大的,那绿如海洋般的气势就证明了他的非凡。太史公的《史记》记载,黄帝崩,葬于桥山。陕北的老百姓再穷也不斩黄帝陵的树木,数千年而不变。黄帝陵依山傍水,造得很有气势。我感兴趣的是黄帝陵园的两块石碑。因为在这之前看过别人写的游记,提到年清明,正是中华民族危难之秋,国共两党都派代表去公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起草碑文,并派林祖涵前去公祭。蒋介石本来要亲自去,但后来由于公务繁忙,也是派代表去的,并题了词。他们的题词后人都刻了石碑,写游记的人说,看他们的题词,就知道毛泽东必胜,蒋介石必败。我就特意留心了一下,倒要看看这石碑里露出的天机。也许是有意安排,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石碑刚好相对,这两位现在都可以说是历史老人了。其实上天是很有意思的,大凡伟大人物出现,总不会让他太寂寞,总是有他相对应的人物,所谓棋逢对手,有李白就有杜甫,有诸葛亮就有周瑜。抛开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毛泽东是天才,蒋介石无疑也是个人物。我对毛泽东的字很喜欢,也是相当的熟悉,他的一笔一画都显示出他的天才与性格的不受拘束,公祭的内容是毛泽东写的,字也是毛泽东写的,这块碑横放,字刻得有些小,需要细看,但还是能看出毛泽东书法的浑然气势。读毛泽东题的碑文,我感到我语言的贫乏,竟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他的大气,我只能说读他碑文确确实实能长志气。碑文开头先追述了黄帝的功德,接着用“世变沧桑”一语过渡,来历数日寇的侵略,最后“东等不才,剑屡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毛泽东当时在偏僻的延安,但却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读着读着就觉得振奋,天才就是天才。毛泽东碑文对面就是蒋介石题写的碑文,请让我说些自己的真实感受,蒋介石题的是“黄帝陵”三个大字,落款“蒋中正”。竖排,字瘦长而峻峭,犹如山峰,一看就知是一个很严谨的军人,蒋介石的“介石”两字取“其介如石”之意,其字确实充分体现这一特色。都说字如其人,看过蒋介石的一些照片,每每都是站得笔直,这石碑犹如蒋介石站在面前,威严而有杀气。他是军人出身,读过关于他的一些传记,生活有规律甚至到了机械的程度,每晚睡觉,不管手头有多么重要的事情,到点了就睡,几十年而不变。每天起床也是统一的时间,第一件事就是记日记。这样的军人习性体现在他字的有棱有角。相反,毛泽东更多像是诗人,文人的习性使得毛泽东喜欢晚上看书,白天睡觉。他性格中更多体现他的随机应变能力,游击战,地道战,这是他天才的创造。毛泽东的字是流线型的,如水,如果硬要从政治上去讲,那么毛泽东是以“柔”克了蒋介石的“刚”。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诗人的嘱托,愿中华民族多些盛事,黄帝陵前就多些热闹。往期精彩回顾1、西安城墙下的西北大学2、上海知名高校,我也来说说看3、西湖边的浙江大学4、因为美学课,我们登了汉武帝茂陵5、从文昌中学考取清华、北大的同学名录说起6、从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海南将领7、《紫贝拾遗(三)》文昌首发式回顾8、慷慨赴国难:一位文昌抗日老兵的人生故事9、记忆中的香港庙街,却另带一种温情 10、文昌侨乡往事 我的马来西亚伯父 11、沈从文为何伟大?丨贾平凹 12、阿若游记 游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及登临骊山往事 昌国少年字里相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jdyj/7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菜价年5月15日河南蔬菜
- 下一篇文章: 河南郑州万邦市场年5月26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