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40741.html

国家概况

1.地理位置

波兰共和国,位于中欧,是一个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2.人口和民族

截止到年2月,波兰人口共有万人。其中,总人口中波兰族约占97.1%,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立陶宛、犹太等少数民族。

3.国土面积和国旗

波兰的国土面积为平方公里,约为一个云南省的面积。

波兰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4.国徽

波兰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头戴金冠、舒展双翼的白鹰。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5.国歌

国歌为《波兰没有灭亡》。18世纪,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三次瓜分,整个国家沦亡达年之久。波兰人民决不甘当亡国奴,波兰著名爱国将领董布罗夫斯基在意大利组织志愿兵团,其中的一位指挥员维比茨基写下了著名诗篇《波兰没有灭亡》,用肖邦的《马祖尔卡》舞曲为主旋律,作为波兰军团的战歌。年正式定为波兰国歌。

6.国花和国鸟

国花三色堇、国鸟白尾海雕

7.主要城市

华沙

波兰首都为华沙,它是波兰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维斯瓦河中东段的两岸,是中欧诸国贸易的通商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繁华的地方,是重生之城、音乐之都、Warsaw,看见战争,它在二战中几乎被夷为平地。

克拉科夫

欧洲最美城市,新“布拉格”,被评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跻身欧洲最美丽的城市,波兰古迹最为集中的地方和最大的旅游城市之一;奥斯维辛集中营。

弗罗茨瓦夫

欧盟指定的欧洲文化之都,十座剧院与音乐厅,十四座博物馆,十五座艺术馆伫立在这里,音乐会、电影节、艺术展、戏剧和文化活动一年到头都在举行。又被称为“小矮人之城”。

格但斯克

滨海省首府,波兰北部最大的城市,位于波罗的海南岸,波兰最长河流维斯瓦河的入海口,欧洲TOP3的旅行圣地,是波兰最重要的海港,世界琥珀之都,是波兰人的度假胜地。

8.语言与宗教

波兰的官方语言为波兰语,通用德语和英语。

在宗教信仰上,天主教占95%,东正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教派占5%。

9.政治与经济

政治:波兰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现任总统为总统安杰伊·杜达。

经济:波兰工业发达,采矿业以煤及褐煤最重要,煤炭储量居欧洲前列。琥珀储量丰富。波兰兹罗提为波兰的官方货币,1兹罗提=1.84人民币。

文化产物

建筑

华沙王宫

华沙王宫,也被称为华沙城堡,建于13世纪末。建筑呈五角形,美轮美奂,富丽堂皇。二战期间王宫遭破坏,年1月重建。王宫广场南端立有一根花岗石圆柱,顶端是奇格蒙特三世的青铜铸像,当年正是他决定定都华沙的。这根圆柱是华沙较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王宫画廊里陈列的全部是波兰历史上较有名画家所描绘的波兰史画。华沙王宫是波兰千年历史传统的文化象征,也是民族兴衰史的见证者。

克拉辛斯基宫

克拉辛斯基宫位于华沙大学的正对面、圣十字教堂旁边,如今作为华沙大学美术学院使用。该建筑的左侧3楼是肖邦从年居住于华沙的家,也是他年离开祖国波兰之前的最后一个家。在这间屋子里,肖邦作出了《波兰舞曲》及一些练习曲,现在这里作为“肖邦故居沙龙”向公众开放。

美人鱼雕塑

华沙市的城徽以左手执盾右手持剑的美人鱼为标志,她不仅是华沙的象征,也被认为是华沙的守护神。华沙的美人鱼铜像有两处,位于旧城市场的美人鱼铜像建于年,是华沙第一个美人鱼铜像,而耸立在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铜像于年建成。

圣十字教堂

圣十字教堂位于克拉科夫郊区大街的稍北侧哥白尼塑像的对面,教堂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金银,气氛十分庄严,教堂内主堂左手前的石柱下埋葬着肖邦的心脏,当年肖邦生前的愿望是安葬在华沙,而沙皇当局拒绝其尸体回国,只有其心脏辗转回国,并匿名安葬于圣十字教堂内,直到年波兰独立后,才设立了纪念碑。

肖邦博物馆

肖邦博物馆位于由克拉科夫的骑士奥斯特洛夫斯基建于17世纪初的巴洛克式奥斯特洛夫斯基宫内,博物馆建筑的1、2层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3层作为演奏会大厅使用,其中收藏了肖邦最后使用过的钢琴以及多本关于肖邦的资料和照片,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肖邦音乐迷们到此观光。

奥斯威辛集中营

《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素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位于波兰南方的小城奥斯威辛。大约有万人在这一集中营被杀害,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饮食

毕高斯

号称“波兰国菜的酸菜”,毕高斯(Bigos)作为波兰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从中世纪开始就已经出现在波兰人的餐桌上了。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和富裕程度,波兰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有这道菜的身影,而它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如今,毕高斯成为了波兰人在漫长冬季里最爱吃的菜之一,也是在外的游子最想念的那一口妈妈的味道。

伏特加

具有欧盟排名第一的伏特加生产量、仅次于德国的啤酒生产量、世界最大的蜂蜜酒厂家、独具特色的苹果红酒。(图片)波兰伏特加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精品伏特加”、“牛草伏特加”、“高级伏特加”和“贝尔维德尔伏特加”的牌子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响当当的。

苹果

波兰是苹果之乡。波兰的双色苹果是波兰人的骄傲,清香、甜糯、健康绿色。

姜饼

主要原料:姜、面粉、蜂蜜、红糖。主要是圣诞节吃。波兰的托伦有一座姜饼博物馆。

服饰

穿着偏好:波兰人喜欢红色,黄色,蓝色条纹的布料,所有的色彩都配合得和谐美观。当地男子还常穿军服式服装,有的上面还饰有金色流苏。波兰妇女,已婚的要把头发塞进帽子里,未婚的则把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用缎带把辫梢系住,头上通常还戴花环或系头巾。她们喜欢在颈上戴用珊瑚珠,玻璃珠或琥珀珠做成的项链。

传统服饰:孔塔奇:男性外衣,长袖披风,18世纪流行,通常为黑色,手工缝制,用羊毛等粗纤维织物织成,衬里一般用多彩的织物。特色是袖子从腋下到肘部开衩。

成就

音乐

肖邦: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好手角逐,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

电影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的殿堂级电影大师,他对世界电影的贡献巨大,代表作《蓝白红三部曲之红》,是由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执导,伊莲娜·雅各布、塞缪尔·勒·比汉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女学生瓦伦丁与法官之间的微妙感情以及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与女友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于年5月27日在波兰上映。

文学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是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15位女性,也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4位波兰作家。

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小说家。代表作:《你往何处去》。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波兰作家。代表作:《福地》。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波兰诗人。代表作:《向自己提问题》。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小说家。代表作:《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年10月10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科技

哥白尼: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他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因此使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了新生,这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居里夫人:出生于华沙,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

节日

新年:1月1日。

复活节:日期不固定,一般在3月下半月或4月的某个星期日以及接下来的星期一。

国庆日:每年5月3日(宪法日,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

独立日:每年11月11日(年11月11日波兰恢复独立),波兰全国都会放假一天,各大商场也全部关门停业。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

文化行为

1.饮食方面

波兰人一般都忌吃动物内脏(肝、牛肚除外),也不太喜欢吃动物身体的一些特殊部位,如舌头、蹄爪、尾巴等。波兰人喜爱猫狗,故对食用它们肉的行为非常反感,甚至提出抗议。

波兰人都很好客。波兰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喜欢请客吃饭。请客人时,波兰人有不少的讲究。

一是忌讳就餐者是单数。他们认定此乃不吉之兆。

二是在吃整只的鸡、鸭、鹅时,波兰人通常讲究要由在座的最为年轻的女主人亲手操刀将其分割开来,然后逐一分到每位客人的食盘之中。

三是不论饭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争取多吃一点,并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谢意。

四是口中含着食物讲话,在波兰人看来,是很粗鲁的。

2.宗教信仰方面

波兰的天主教徒每星期五不吃猪肉。据说,星期五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波兰人也比较忌讳13这个数字,忌在13日、星期五举行任何礼仪性活动。它们象征着厄运和灾难。

3.礼仪方面

波兰人家里的床一般不许人坐,尤其是未婚女子的床更是不许人坐。

他们忌讳有人向他们打听个人的工资、年龄、宗教和社会地位等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的私事,无须他人过问。

波兰人非常的喜欢花,在所有花的种类里面最喜欢的是三色堇,三色堇也是波兰的国花,我们在给他们送鲜花的时候,最好是要同一种的鲜花,数量为单数,不宜送双束花。他们在交往中忌讳菊花。认为菊花是用于葬礼上的花。

按照波兰人的习惯,自己在交际场合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必须要主动同对方握手为礼,同时还要报上自己的姓名,不然即为失礼。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郑重一些的称呼。对于男士,波兰人言必称“Pan”(先生)。对于妇女,则称之为“Pani”(小姐或女士)。在社交场合问候他人时,波兰人肯定会对对方以“您”相称。他们假如与对方以“你”相称,则多半意味着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彼此相交已非一日。

在波兰,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和拥抱礼。亲朋好友相见时,常施拥抱礼。而吻手礼则多见于一些高雅的社交活动场合。

波兰人在与别人交谈时,不喜欢为加重自己说话的语气而用手指指点点,更不愿意看到有人用手直指自己的面孔,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不尊重人的举止。如果对方作出伸懒腰、打哈欠等动作,在他们看来这是不耐烦的表示,他们就不再愿意和对方交谈下去。

文化观念

教育观:歌剧教育培育艺术素养

歌剧教育在波兰十分出名。华沙大剧院有歌剧、芭蕾舞剧、话剧和音乐剧四个剧团,每年大约要演出多场,98%的剧目是波兰作者根据波兰民族音乐、歌舞和剧本创作的。主要观众除了国外的旅游者外,便是波兰的年轻人,大中学生占到了观众总数的25%。剧院的经理说:“每年的演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歌剧迷、芭蕾迷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了培养青年一代的艺术素养。”

大剧院还经常为中小学生编排一些小型音乐舞蹈节目,专场演出。用经理的话来说,这是“要为大剧院的未来培养观众”,“我们希望所有的波兰年轻人都有机会到这里看演出,来接受波兰文化的熏陶”。

价值观(中波对比)

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波兰人是一定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如果中国人送父母去老人院,舆论认为这是不孝;波兰人的父母觉得住养老院挺热闹。

中国人结婚后女方不用随夫姓;波兰女人结婚就得改姓,除非你是名人。

Yes?No?

波兰语中的“No”其实就是“Yes”的意思,对于聊天和求助他们的回应永远是“No!”。

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最重要,死个河蚌也违法。为了修一个百年历史的水闸,工程队准备把水抽干,可抽到一半时,森林警察突然出现了,沿河的居民举报,河底有河蚌,如果死了得负法律责任。

位于欧洲中部的波兰是整个欧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森林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30%,森林面积有万多公顷,是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之肺”。

彪悍的波兰人

波兰人喜欢说脏话,人称网络喷子始祖,哪里有波兰网民哪里就是腥风血雨,连中国键盘侠都要甘拜下风……而且也特会怼!因波兰拒绝叙利亚难民,德国提议对其征收一笔巨款做惩罚,被波兰人用二战怼得不敢说话。可能也因为如此,波兰社会比德国更简单稳定一点。

赴任指南

1.气候

波兰的北部和西部主要属海洋性气候,东部则属大陆性气候;波兰最热的时候是在每年的七月;最冷的时候则在每年的一月。每年从十一月到第二年的三月的气温多在摄氏零度以下;每年的5月到9月是波兰最美丽的时候,九月是被誉为“波兰金色的秋天”的开始;在波兰一年中平均有天是多云的天气。波兰有6个季节,除了4个典型的欧洲季节外,还有“早春”和“早冬”两个季节。

2.时间

在波兰,无论是商务会面,还是拜会政府官员,必须事先预约。一般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为假日。

3.教学

不能体罚学生。

波兰官方语言为波兰语,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波兰人掌握的第二语言为德语和俄语,英语在波兰并不是非常普及。而波兰语在我国属于小语种,普及率非常低,派赴波兰执行教学任务的汉语教师及志愿者都不会说波兰语。而这些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在波兰服务的时间一般在一至两年之间,波兰语语法复杂,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因此绝大部分派驻波兰的汉语教师及志愿者都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需具有较高的英语水水平。在小学中,因为在波兰教学的汉语教师大多不会说波兰语,小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能达到沟通的程度,孔院从教学交流的角度考虑,为每一个在小学和孔院儿童班、初中的志愿者老师安排了波兰助教。

在波兰文化中,很多对小孩子亲近的行为被认为是无礼的,教师不可以随便触碰孩子,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强烈的反感和厌恶。尤其对男老师来说更不可以随便碰孩子,否则就会有猥亵儿童的嫌疑,这是需要男老师特别注意的地方,在波兰文化中成年男子接触女童有很多的禁忌,稍有不慎,严重的情况甚至可以被家长起诉。

4.教育政策

全国教育实行中央、区、县三级管理。中央设科学与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分别管理各级各类教育。地方政府下设教育委员会,主管各类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预算拨款。年9月1日起,波兰实行新的教育体制。新体制对3~6岁儿童实行幼儿教育。然后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一般为四或五年。年就已经普及7年制义务教育。波兰现实行公立学校8年免费教育。

5.学校制度

在波兰,有三种教育机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社区学校。在每个阶段存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另有社区学校,由父母协会运行以及由他们维持。这些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差别是,由学生和(或)以前的学生的父母,作为该学校的共同主业户决定学校的事项。在公立学校的教育是免费的,在私立和社区学校的教育要交费。

6.孔子学院

波兰目前有6所孔子学院和1个汉语课堂。具体包括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奥波莱孔子学院、密茨凯维奇大学孔子学院、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华沙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和雅盖隆学院孔子课堂。

年赴波兰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岗位信息表

波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

波兰六所孔子学院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有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比赛、中华文艺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活动内容有中国节庆类活动,如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举办的“欢乐春节,波兰行”、弗罗茨瓦夫孔子学院举办的“和波兰人一起过春节”等:奥波莱孔子学院举办哲学《中国的“人”与“仁”》专题讲座活动:与当地文化融合类活动,如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参加当地的“游龙节”,“中国龙”与当地群龙进行巡演:以及赛事活动,如各个孔院会举办汉语桥波兰赛区预赛。

7.汉语教学情况

(1)主要使用教材:

《博雅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级、中级

《阶梯汉语》华语教育出版社中级

《快乐汉语》波兰语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

《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初级、高级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高级

《长城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级

《体验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级

自编教材初级、中级、高级

(2)汉语教学机构:目前在波兰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学机构有三类。

①波兰的各类大学

大学中的汉语教学又分为两种形式:设置全日制汉语专业、开设汉语选修课与公共课。

②孔子学院

③私立教学机构和语言学校

波兰境内目前有多所私立语言培训机构开设汉语课程。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位于波兹南的WyzszaSzkolaJezykowObcych私立语言培训学校、位于华沙的CentrumJezykaChinskiego和SilkRoad丝绸之路汉语中心。

8.学习者学习动机

学习者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类:家长的要求、自己对汉语感兴趣、为了将来找到好工作、朋友推荐等。在波兰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学习意愿的强弱决定着波兰留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汉语,汉语老师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兴趣,教材则是重要的学习工具。

9.学习者偏误

在语音上,波兰留学生和多数无声调母语的学习者一样,在习得汉语声调时,对阴平和去声的掌握好于对阳平和上声的掌握,主要偏误集中在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和阳平与上声调型的混淆上。主要可以通过唱四声、练习“苹果”、“果皮”等阳平与上声相连的词语来进行语音练习。

在语法上,波兰留学生极易混淆副词“就”和“才”,主要偏误为语序有误、误用滥用、搭配不当等,例如“直到晚上才他吃饭。”“我又观察了半个小时,我就发现了图画里的奥秘。”“但是,过一会以后才发现了。”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强化训练,比如,针对语序有误的问题,可以采用挖空填词的方法。例:“直到晚上()他()吃饭。”让学生选择一个空填入副词。

在语用上,四种言语行为:感谢言语行为、拒绝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道歉言语行为中,波兰汉语学习者感谢言语行为的实施与汉语母语者的差距最小,语用失误也最少;与母语者差距最大的是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准确度最高的是请求言语行为;波兰汉语学习者在道歉言语行为上付诸的情感最多,在言语交际中最为重视。与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相比,波兰高级水平学习者言语行为更接近汉语母语者。因此,汉语教师对初级学习者要进行积极引导,上好“第一堂课”,做足充分准备,提高学习者的外部学习动机:对高级学习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jbxx/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