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拜日式(SuryaNamaskara)是非常经典的。有些练习者喜欢以拜日式作为每次习练前的热身。

然而,部分初学者通常会觉得拜日式无聊,精进者有的会觉得自己能力好而不再练习。

要知道,拜日式是一种古老且为大家所熟知的强有力的瑜伽技巧,它是瑜伽姿势的综合,扎根于吠陀哲学。

就像所有事情的根基一样,只有练得很扎实,并从中获得乐趣,才能稳稳迈向下一步。

传统哈他拜日十二式(12个动作,左右各一次),拜日式A(9个动作),拜日式B(17个动作)。

拜日十二式,即是向太阳致敬的十二个姿势,是古印度瑜伽士的一种瑜伽习练方式。据说这是古印度人为感激太阳赐予人类光明和能量而创造的十二个串联体式。

《太阳奥义书》中写到,将太阳神当作梵天敬拜的人会充满力量、积极活跃、智力超群、获得长寿。

虽然不同流派的瑜伽对拜日式的体式规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以下几个体式:山式、前屈、平板、上犬、下犬。

除了最基础的拜日十二式之外,就不得不提拜日A/B,与拜日十二式不同,拜日A/B均源自阿斯汤伽。

拜日A/B的动作不同点与呼吸节奏

拜日A/B之所以经典在于一个呼吸配合一个动作,呼吸和身体动作同步。

在流瑜伽或阿斯汤伽课堂中,通常练习难度更大的拜日A和拜日B,由于阿斯汤伽和流瑜伽都是由哈他瑜伽衍生而来,在这里,拜日A和拜日B也可以看做传统拜日十二式的加强版。

早上起来习练一圈下来,会发觉精力饱满,心情愉悦。

这是因为拜日式蕴含这些小玄机↓↓

《艾扬格瑜伽入门教程》书籍里是这样描述拜日式的:

////

“快速运动和体式的迅速转化给我们带来运动和自由,身体的敏捷和柔韧并促进了血液循环。迟滞的大脑变得活跃,忧思困顿的精神得以重振。焕然一新的头脑,让人们展开新的视角,步入更美好的未来。”

从体式角度看,这十二个动作彼此相连,从能量角度看,这十二个动作能够作用到全身各处。结合呼吸的作用,既锻炼了身体的力量,帮助疏通经络,又能够作用到精微的能量层和意识层,让练习更加专注。

如果你还没有掌握到拜日式的习练精髓,快来跟随巴西男神RaphaelMelo的『顺位流瑜伽练习』课程学习传统的拜日式。

课程中将传统拜日式分解为几大部分进行讲解。大量运用到生动活泼的比喻,将平时的瑜伽习练中很难精准把握的要点,例如手臂/肩胛骨的内(螺)旋、外(螺)旋,大腿的内(螺)旋、外(螺)旋,帮助在快速流畅的练习中体会体式的精准顺位。同时,鼓励大家尤其是初学者使用辅具,带给身体更多的运动范围和体式可能性。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zwjb/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