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

于是,孩子们用心灵做笔,

记录着这世间美好的点滴。

笔尖舞动,墨韵飘香,

精彩美文,邀您共赏。

一、贾先生

班李博雅

“呀,老师写你也写,老师写完了你也写完了,那你一节课还听了个啥?”这便是我们的新任数学老师,也同时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贾先生。

口才

要说佩服先生,第一就是先生的口才了。她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在我眼中,她也许没有一簇樱唇两排贝齿,但她的谈吐机智过人。比如说:“梁宇琪呀,都收拾东西放学回家啦!门在那儿呢,赶紧走哇……”“唉!对,好好说,好好说,还有两年咱就毕业了,同学们就见不到面了,多可惜呀!”就这样,全班哄堂大笑,我的朋友经常对我说:“过两年我就练出腹肌了——笑出来的!”

所有先生中我最敬畏的便是贾先生了。都说写作下笔如有神,而她写题下笔如有神。黑板上,她连看都不看一眼,便证明到:因为PD垂直于OA,PE垂直于OB,所以……看着黑板的大幅度震动和粉笔末的随风舞动,贾先生就像云朵中飘舞的仙子,来回穿梭,空中飞扬。再看她做的图:横平竖直的,线段总是那么的直,圆总是那么圆,三角形,正方形,无一不显示她深厚的数学功底。真是少林寺的大师会打武,教导处的先生会数学啊!

贾先生表面温柔,其实分外严格。可真谓“最温柔的人说着最狠的话”。她上的课不是我的孤陋寡闻,是真的奇特。以前没见过的规则都被她说出来了。哦不不不,应该是目前学习数学的规则都被她说出来了。最令我接受不了的便是上课不许动笔。以前上课总在老师讲课时我也要写,现在可别想在贾先生眼皮子底下做任何一个小动作。贾先生练了30多年的火眼金睛,我这雕虫小技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安心听课吧!

数学课也无非是这样!写写算算…但经过贾先生的教导它还真不一样!“唉”!一言难尽的贾老师。我热爱的贾先生。

总评:你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地捕捉和老师相处的瞬间;选材恰当,组材真实,语言生动有趣。通过一个个特写镜头描写了数学贾老师。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望你以后继续努力写作。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最芬芳的一束!

指导教师:王鹍

二、那一次我成长了

班段浩然

静,好安静,静得有些可怕,静安区都没有这么静,太太静心口服液也无法达到这程度。

——题记

月亮的光是惨白色的,照在满是水洼的路上。明明很安静的背景,却突兀地传来几声鸦声。我不由得感到后颈一阵冷意,摸摸颈,我摸到了一把水,心道:啧,这么多水,咦?好像后面有什么……我便下意识掏出手机来。手机微弱的光反而使周围的视野更加的朦胧,眼前被我硬生生地看出了一个白影。这个被自己因眼虚而幻想出来的影子吓了我一跳,我下意识地便看向了手机屏幕——啊!十一点了!(传言十一点时鬼便可以出来自由活动,十二点时便又被封印回地里)

我一咬牙,握紧手机便撒足狂奔,不一会儿,我却听到了“呲啦呲啦”的声音,各种鬼片的经典片段瞬间从脑海里蹦了出来。我不由自主地把步子停了下来,那声音竟也没有了。我心想:好机会,趁机快跑!好家伙,我一口气跑出了几十米,可那声音却越来越响,我无法回头,脖子好似被冻住的蛇,僵硬地“咔呲咔呲”地响。我只好转转脖子,眼睛不安分地四处聚焦,像是专门为了惊死我的大脑似的。它终于停在一块碑上。这碑上刻着“XX之墓”,好巧不巧地月光照在那张半鬼半人又模糊不清的照片上。乌鸦也无比配合地发出的背景:“哇,哇……”

我无比地崩溃,抱头蹲了下去,痛哭,痛哭。可就算如此,我也只好强迫自己硬着头皮站起来。一步,两步,步子是僵硬的,我的眼睛如此模糊,视线已是一片黑色。

绝望中我继续艰难地迈着步子,一步,两步,我哭泣又奔跑。终于,近了,近了,可是那声音却越来越大。

我鼓足了气,冲入了姥姥家的大门。我的手颤抖地摸索着,关上了门。我舒了一口气一低头才发现,鞋上不知何时粘了一个塑料袋。

原来所有的恐惧,不过是自己心里生出来的害怕,其实根本是无所谓的事。很多的恐惧中,不少都是自己幻想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嘛,恐惧,是我能战胜的。   

那一次,我成长了。

评语: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意外或者挫折,这些经历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也会成为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次次蜕变。文中的小作者在描写自己走夜路的恐惧时,不仅详细地描写了自己恐惧的心理活动,还运用环境描写进行了很好的烘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原来我们有很多的害怕不过是自己内心幻想出来的恐惧。主题深刻,发人深思。

辅导老师:杨成伟

三、冯老师面面观

班李雨菲

冯老师是谁啊?冯老师长什么样?工作负责吗?同学们喜欢冯老师吗?为什么?stop!stop!还是听听大家的介绍,看看“众人“眼里的冯老师吧。

户口簿首先发布权威信息:“冯红梅,女,汉族,已婚,X年X月出生。职业:教师。“

镜子迫不及待地抢过话题,嚷嚷起来:“要说冯老师,数我最了解她。她那白皙的脸上嵌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显得和蔼可亲;细长的眉毛好似挂在天上的新月;一头乌黑亮丽的青丝随意地垂在背上,漂亮极了。”

作业本不屑一顾地瞥了镜子一眼,说:“你说的这些谁不知道啊,要说真正了解冯老师的,还是我们作业本呀!每天,冯老师都会一丝不苟地批改我们,一见到我们的小主人哪项作业做错了,就会不厌其烦地将小主人叫到身边,耐心地给予讲解,直到他们真正搞懂为止,真实诲人不倦呀!小主人可尊敬她了。”

这时,课桌发话了,说:“是呀,小主人和其他同学都可喜欢冯老师呐,她从不逼小主人背这背那,也不留大量的家庭作业,而是注重课堂45分钟的效率。她的语文课,真是“盖了帽了”。她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她的课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本来小主人是很喜欢说话的,但一到冯老师的课,就像入了迷一样,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作文本见这里特热闹,忙走过来听个究竟。听见课桌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频频点头:“是呀,是呀,冯老师确实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不仅如此,她还是个千方百计给我们惊喜的活动大王。来看看我作文本上小主人的这些作文——《记一次语文活动》《一次辩论会》《难忘的实践活动》等,记叙的都是冯老师带他们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们的快乐和真情,装满了对冯老师的喜爱和尊敬。看,我身上有那么多的红圈圈和优,这些都是我最得意的装饰品。他们尤其爱上冯老师的作文课,她讲起作文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他们兴趣盎然。”

……

哈哈!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冯老师。冯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像暖暖的太阳,照亮了我们的心扉,她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

如今,老师的鬓角已出现一丝丝白发,都是为我们操劳而成的。真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

冯老师,我希望您的脸上永远挂着甜美的微笑,而我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

评语:本文构思新颖,以童话的体裁组织材料,结构精巧,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语言优美精炼,词汇丰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冯老师的形象,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内容丰富,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对冯老师的喜爱和尊敬,感情真挚,自然流露。

指导老师冯红梅

四、窗外

班何佳怡

行走在成长的旅途,总是喜欢一贯坐在书房窗前,看着窗外,那一闪而过的风景是再也不能邂逅的美丽。

春天的花海,是最靓丽的初生。童年有梦,也是从这里扎根生长。推开窗户,迎来一片氤氲的雾气,夹杂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萦绕在“彩色”的玻璃窗上,投下一片有着阳光余温的光斑。我眯上眼睛,静静地想:这暖阳带来的祝福,也许是对于我梦想种子的赞许吧。梦想初生,花儿绽放,又是一片岁月静好。我等着萌芽,成长。

烈日昭告天下,挥洒梦想与青春的时机到了。玻璃微烫,我不顾清空的眷顾,盘腿坐在窗前,像坐着梦想的摇篮,把希望播撒在每一个曾路过的地方。肥厚的绿叶摇摆着夏日的热情,不知名的小野花飘着摇着,点在江青的池水上,引得池水泛起层层涟漪,树上寄宿的知了在声声歌唱着夏天。夏日的渴望,渴望着梦想的成熟或绽放。

秋高气爽,倚在窗前,那是收获果实的地方,隔着窗纱,感受一阵阵清凉的微风拂过身心。远方的山丘戴着火红的乌纱帽,近处绚丽的树冠上,梦想在那里开花结果。“滴答,滴答”,秋雨来了,带走炎热,拂去尘埃。时间的沙漏一滴一滴印着我的心扉。还是窗外那棵树上,青春依旧,回想往日挥着翅膀飞向朝阳的时光,我心飞扬。

飘雪降临,又是一个轮回。每当这时,万物在“棉被下”进入梦乡。而我也要为第二年的新起点准备燃料了,渐渐长大,默念胜利,相约明年苏醒,我会第一个闻清新的芬芳。

那匆匆游去的时光是生命的遐想。那渐渐逝去的童年是青春的绽放,我们会坚守梦想。望向窗外,哦,它还在那个地方。

评语:文章语言清新隽永,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窗外四季不同的景色,调动各种感官,使读者身临其境。融情于景,抒写了对渐渐逝去的童年的眷恋,对青春梦想的坚守与追求,也流露出青春少年独有的淡淡的惆怅与迷惘,引起读者共鸣。

指导老师冯红梅

美文已赏,墨韵犹存。

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小天地里尽情地挥洒着笔墨,写下自己的篇章。这场文字的盛大聚会,记录着孩子们每一步成长的足迹,他们的童真在这里得以体现,他们的稚嫩心灵将在这里放飞。

走进儿童内心世界,找回当初那最简单而又最纯真的空灵表达;陪伴少年共同成长,让我们的内心散发出生命的芬芳!

图文:乔雁

编辑:张嘉琦

审核:王真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yxxg/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