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我读高二,暑假就在家里读《红楼梦》,连续十几天都是如此。年的那个夏天跟以前也没有分别,我住在家里正屋教厅左侧的房子(地位最高的房子,右侧住着我的祖父母,爸爸妈妈则住在横屋)里。房子的两扇木窗子分别开在南北面,倒也很凉快,房子外边是别人家的莲雾树。夏天,文昌东郊的天多数都是一望无边的湛蓝,偶尔飘过几朵白云,处处树木葱茏,蝉鸣聒噪。蚊子多倒是暑假里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夜晚要读书,这个问题需要克服。我从父亲从清澜海军营房科带回来的一本十几年前的绿色塑料皮的陈旧台历上,读到了一则茅盾先生少年时读书如何防蚊子的故事。于是,我也照着上面的故事有样学样的准备起来,好在一切并不复杂:就是用塑料桶子装来少半桶水,然后把脚丫放进水桶里即可。桶里的水凉凉的,觉得还是很舒服的。有时,我还会把风扇放在地上,对着自己的腿脚呼呼地吹起来。那个夏天,我已经十八岁了,我在笔记簿上撕了一张纸,用毛笔沾着墨水写了几十个字,内容已不记得了,不外乎是宣布自己长大成人了。可能还有勉励自我的话,甚至心雄万夫的豪言壮语,等到风吹干墨迹,我把它夹好,过几年,这张纸我还能见到的。   我当然想象不到的是,五、六年后,我还要重温一遍《红楼梦》,而再过二、三年,我又再次重温她。这么不厌其烦再三地读《红楼梦》,大约还是受了教科书上毛泽东、周树人先生有关言论的影响。《红楼梦》,一部卷帙浩繁的经典著作,我阅读了三次,这在书籍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但其实,里面的人物众多,如今许多人物或者故事、细节,我大概还是不大清楚的。再读几回,大概也只是多了解一些罢了,要说有什么精进,那我可是不敢说的。高中快毕业时,为了深化认识《红楼梦》错综复杂的人物联系,那时我还去找了一九八七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碟,却没找到。过了六、七年后,我三更半夜就守在电视机跟前看《红楼梦》,大结局后竟然一时睡不着觉,于是,我用手机给许多大学同学发了评论红楼梦的短信,结果许多同学都回应了。表现最突出最热忱,也是最出乎我意料的却是大学同班联谊宿舍的飞帆同学,没想到,她对于《红楼梦》有这么高涨的兴趣。我的手机忽然成为平台,不断向各位同学反馈各自的观点,忙得不亦乐乎,也算是一项壮举,我还撰写短文,记录此事。   通过《红楼梦》的阅读经历,我想说是,未来的东西,很难想象出来,一切就好像一场梦,在读《红楼梦》时,我决意是不会想到过了一年,自己就会去读汉语言文学的。读中文系时,我们有两门课跟《红楼梦》有关,出人意料的是,我却没有再翻读《红楼梦》的欲望,一个或许是缺少新鲜感,一个或许是大学的考试压力太大了,容不得我再仔细去精读《红楼梦》了。不过,《红楼梦》的考试,我的分数都相当的高,当然,这不能说明我对她的了解是深入,只能说,我比一般同学要有兴趣,且更关心她。大学毕业后,工作跟文字毫无搭边时,我却一而再地重读《红楼梦》,冥冥之中,许多东西真的说不清楚,总是那么出人意料。高中时,东郊籍的中学好友郑兄常说到,我可随他做椰子贸易生意的父亲到厦门去游玩一下。高考前,我和高中同学吴鹏曾商量如考不上大学,就结伴去大陆游览祖国河山比如庐山,那时我早就存有一千块的私房钱,当时也不知道这笔钱够不够,或许还能跟家里要一些。谁能想十年之后,我都在大陆上生活多年,这些年也走过好几个省份,厦门和庐山却一直未曾亲近。   年夏天时,我在广州住了半年,跟深圳近在咫尺,我都没有把深圳列为要考虑的工作城市,这座需要边防证的城市对我来说似乎壁垒重重。后来,我来深圳工作时,边防证还是广州的表哥宏文花了六、七十块钱买的空白边防证。读大学时,我就想在家里办边防证(也办不了),准备坐船到深圳,却在去海口的车上丢了学生证,经深圳往西安的计划就此取消。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深圳,大学室友小田在盐田区经过近半年的轮训,有幸地分在深圳工作(文笔好,留深工作,这是同期队员所羡慕的),竟然就分配在查验边防证的机关当党委秘书(组织干事)。这些年,我经常往小田的单位跑,一切的一切,慢慢想来觉得不可思议。而我工作、住的地方离深圳河最近只有一百几十米,就在第一道边防线的旁边,真是近在咫尺,难以想象!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至今我还记得,年初在宿舍上网时激动的表情,整个世界似乎触手可及。这是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要经过多次的洗牌,每一次却是如此的重要。如今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你没有进步,步伐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社会不容许你优游地走下去,停歇分明就是失败,这是错综复杂的世界,如何才能穿透迷雾,我都在思考,却没有头绪。红袖添香夜读书,是中国文人千古的迷梦,多少人沉醉其中。才子佳人,多少也只是戏本的传奇,是文人的一种想象与希冀。这个世界需要远大的理想,这个世界也需要脚踏实地,世界变幻莫测,社会博大精深,人真是何其渺小。转眼间,大学同学结识已近十年,二十年后的年再相会,那究竟会是怎样的情形?!   年8月25日往期精彩回顾1、那年我们同学曾用这样别致的方式评论《红楼梦》2、从文昌中学考取清华、北大的同学名录说起3、阿若游记

遇见,厦门4、东郊中学读书时光之四:亲如兄弟5、游澄迈福山镇,喝咖啡,行菜市场,吃烤乳猪6、快乐与彷徨,我的广州福今路岁月7、登海口旧州岭,逛宣德第,泡雅蔡冷泉8、:我和我的军人同学们

9、时光里的文昌,这是念念不忘的故乡!

10、《紫贝拾遗(三)》文昌首发式回顾

11、驱车60公里到定安雷鸣镇,吃98元一个的和牛肉粽

邢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yxxg/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