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7.html
古城倩影吴毓桐

文城公仔桥畔

几条西子鱼如银梭游弋

骑楼倒影波光

三俩小船穿行市井

悠荡着粘稠的南洋风情

船夫几声琼戏拉腔拖调

恍惚渔歌晚唱

时咸时淡的河水

沧桑气息弥漫

传说辛亥革命志士

故乡人文焕章先生

曾喋血桥头

■■■■■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河边那株大榕树下

街头拍电影(1)

导演示范

亲人久别重逢激情

扑抱、紧抱女主角说戏

她无奈羞涩的眼神

烫印我童贞记忆

孔庙里名角旦角英(2)

排练现代琼剧风姿绰约

惊艳千年古殿

与少年的我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那座以“大圆柱”

闻名的电影院门前

《尼罗河惨案》海报下

一时髦侨女

高髻哈蟆镜衬

烈焰红唇

喇叭裤把臀部挤出

两爿椰子壳

古旧骑楼仿佛

随着摇摆扭动

高跟鞋喀喀地敲击

坚硬老街

传统而又脆弱的神经

■■■■■

文中坡百年名校

莘莘学子追梦

晨读夜修

校园灯光

照亮人生的航道

名师、青春、理想做伴

心灵的星光

融入古城万家灯火

小河蜿蜒着流淌的乡愁

月光人影

波光粼粼

■■■■■

古老的文昌河

从洪荒走来

流过珠崖、紫贝、文昌

携手紫贝岭

听涛观云

我把往事的碎影片光

拋洒河面

让思念变成一条鱼

迴游于古楼倩影魅魂里

让记忆化身一只候鸟

飞临春天的文中坡

追寻那片草地叶尖上

露珠晶莹地映着

我们月下苦读的身影

注:(1)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电影故事片《情天恨海》曾在文城街头拍攝,笔者偶遇。

(2)同上时期,文昌县琼剧团曾暂驻文昌孔庙古建筑。

鸣谢:感谢老同学老朋友张德盛、黄定仪提供配文照片!

一指禅戳戳戳!

寻人启事

赵懿(現名赵庆中),原户籍会文镇琼文中学(后迁头苑中学)。男,55岁,身高一米七几,文昌话口音,有“精神残疾”。近年失联,如有发现其行踪者请拨如下

吴先生,酬谢!

寻人启事:赵懿(現名赵庆中)身份证照

作者简介吴毓桐

大学文化,一九五六年出生于会文镇会文乡东坑村。小学阶段先后在朝奎、会文、白延小学就读;

中学期间在白延中心小学附中(初中),琼文中学(高中)就读,毕业后赴沙港崀农场。

一九八四年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分别在高校、报社、国企担任教学、编辑、管理等工作。

//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yxxg/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