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认定天府中药城产业功能区人才服务工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服务体系,引导人才向产业功能区及重点企业集聚,近日,经组织推荐、申报受理、综合评选等程序,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16个产业功能区人才服务工作站为首批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人才服务工作站,27家单位为成都市企业人才工作站。 ?天府中药城人才服务工作站被认定为首批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人才服务工作站。 我们将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人才观,以人才服务工作站为助推器进一步扎实推进招才引智、政策落实、校院地企合作等人才保障工作,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上榜名单 天府中药城人才服务工作站设站计划↓↓↓ 01一是大力宣传推介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重点产业布局、高层次人才供求信息以及重大活动等。 02二是统计调查高层次人才需求及专家人才创新创业需求情况聚焦重点产业,协助开展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活动。 03三是配合做好各类人才的推荐、选拔和培养工作,协助申报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 04四是提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扶持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咨询服务;协助专家人才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出入境、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相关事项;在政府、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发挥沟通联系的桥梁作用;为党员人才提供组织关系转接、党务政策咨询、开展党员培训和志愿者活动等服务。 05五是动态掌握企业人才基本状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走访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和反馈相关人才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区域内完善的人才信息库。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比较优势,在人才“引育留用”关键环节下功夫,累计引进“蓉漂计划”专家、硕士及以上学历等高层次人才余人,近3年兑现各类人才优惠扶持资金近万元,人才集聚效应初显。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国一流的现代中药研发制造基地、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极核和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工作目标,按照“人城产”营城逻辑,以人为本,推动人才引进交流、科研成果转换与市场需求对接,力争补齐功能区“人才短板”,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促发展”。创新人才发展“彭州模式”引人才 打破人才发展和项目孵化条框束缚,探索实施“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在全球、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在彭州”的“种子项目”计划,串联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产业功能区集聚,创新“项目专家投资一体化”资源嫁接彭州模式,市政府和川发展共同设立总规摸10亿元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股权投资基金,已实现到位基金3亿元,引进具有资深波士顿药谷背景的投资基金在我市设立湔江医药公司共同合作,共建市场化投资平台。实施“种子计划”以来,中药城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余人,兑现各类人才优惠扶持资金超60万元,引进远宁生物、开悦生命新药研发项目落地彭州。 筑牢科技创新之“巢”育人才 按照“人城产”营城逻辑,以人为本,构建从研发到孵化、中试、检测、生产全链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融于城,产城交融,哺以发展。以人才集聚为核心,引培人才,实现创新驱动。高标准建设天府中药城幸福科技园(核心区),加快启动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中医香疗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8大创新平台建设。天府创新港项目将成立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专业,规模约人,专门提供科研所需的基础性人才储备资源。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项目建成后能满足0名全日制在校生学习、实训、生活,每年为中医药行业提供余名高技能人才,同时每年可为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生产企业、健康服务企业等提供0余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以汇通湖生态湿地公园为生态中心,环湖廊道布局承载研发孵化、生产服务、生活休闲功能的创新中心,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孵化园,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星级酒店和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推动“三生”融合场景呈现,为人才发展筑优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快高能级项目招引,年一季度新签约引入“全氧‘自感知’呼吸健康设备研发项目”等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24亿元。 ▲天府中药城创新中心 做优“云上”人才服务留人才 以人才保障为突破口,创新搭建“人才云站”云端平台,建立服务对象分类别、服务项目分维度、服务场景分层次的人才服务模式。创新集成“三服务、六指引”九大服务板块,针对就业、安居、政策、生活4大类需求,上线药城求职、招工、健康运动“三大服务”,就人才关心的人才公寓、人才驿站、人才绿卡、人才落户、人才政策、住房需求等服务事项,复合集成“六项指引”,实现功能复合、资讯汇集、服务齐全,“一窗式”满足人才常态化需求。今年3月上线以来,平台累计发布企业岗位需求40余家次,实现线上就业余人,运动预约余人次。 ▼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sjfb/6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岁爷爷说两味中药,功效不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