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夏季容易皮肤过敏怎么办
夏季是过敏高发的季节,红、肿、痛、痒让度夏成为一种折磨。阿克苏医院专家支招“抗敏”经验,给出全方位的指导意见。 空调常开生螨虫。空调里面积存着很多病原菌,比如螨虫、灰尘、花粉和霉菌等。螨虫体形非常微小,肉眼很难发现,它叮咬人体后释放出的毒素很容易使人过敏,出现丘疹、红斑这样的荨麻疹症状;如果用手抓,皮肤还会引起感染化脓。 饰品过敏。在夏季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中,很多是因为戴金属项链造成的,还有的则是戴手链、脚链、耳环引发的。 鱼虾或为过敏源。夏天食物品种繁多,其中一些食物就是诱发过敏的因素,如鱼、虾、蟹等,这些食物易引起皮肤红肿、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此外,食品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导致过敏。 紫外线过敏。在阳光下暴晒后,颈面部、手臂部、肩背部等外露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火烧般痒痛难忍,数天后红斑和水肿消退,继以脱屑、蜕皮,并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温度湿度变化。许多白领每天坐在办公室工作,肌肤的水分被空调吸干,造成肌肤角质层水分严重不足、皮肤循环紊乱,出现脸部红肿或红血丝;室内外温差极大,也会导致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应采取什么应变措施?1应停用所有的化妆品,让皮肤有缓冲的时间,如果平时就使用低敏性护肤品,便可继续使用;如果是初次或偶尔发生敏感现象,而平日又不使用低敏感性保养品,那么就要选择具有消炎、镇静作用的皮肤专用保养品,在用清水洗脸之后使用。如果有持续发红的现象,医院进行脱敏治疗,也可将棉花或纱布充分沾湿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后,敷在脸上敏感的部位,这种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安全性高、渗透力好,具有消肿、退红、稳定皮肤的功用,一般而言,几天以后,红肿现象便会消除。 2强化肌肤的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对策,如睡眠充足、饮食充足均衡、情绪和谐、远离污染环境及过敏原、减少皮肤的刺激等。轻微的敏感只要处置得宜,很快便会恢复,严重时则要迅速就医。 3不要擅自用药。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药膏使用,这是伤害皮肤的做法。 对于治疗皮肤过敏的外用激素类药物如皮炎平、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艾洛松(糠酸莫米松)等,应注意: 1.不要涂在脸上,因为这类药会引起表皮萎缩、色素沉着等,对面部皮肤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2.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并非对所有的皮肤瘙痒都有效,把体癣、疥疮等误认为是过敏而盲目使用这类药物,是目前患者自主用药中一个很常见的误区。 ◆◆◆◆◆ 应该怎么预防皮肤过敏?1、要远离过敏原。因为过敏症状会永远存在,不可能根治,只能随时小心防范,避免接触有可能导致过敏的过敏原。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过敏源有哪些,医院去查下。 2、要清楚了解你所使用的护肤品和它们的用法。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过度不当的使用强效清洁用品会破坏皮肤表层天然的保护组织;过于活性,会使血液循环加速的化妆品也会刺激皮肤造成伤害。洗脸不要用药皂等皂性洗剂,因界面活性剂使分解角质的高手,要极力避免。最好使用乳剂,或非皂性的肥皂,可以调节酸碱度,适应肌肤。磨沙膏去角质剂等产品更应该敬而远之。采用简单的洁肤爽肤润肤程序。 3、注意使用防晒产品。敏感性肌肤的皮层较薄,对紫外线比较没有防御能力,容易老化,所以在擦上基础保养品作为隔离之后,再用防晒品会比较好,但防晒品的成分也是易造成刺激的因素之一,因此最好不要直接涂抹在皮表上。近来有些厂商推出含较少化学成分,具有物理成分的防晒品,对皮肤的刺激相对要少。同时避免过度曝晒,因为紫外线穿透力特别强,经常曝晒会使皮肤变薄,更容易受到刺激。 ■■■■■4、谨慎使用化妆品。对于肌肤容易敏感的人而言,用惯了的化妆品最好不要随便更换,若要使用新的化妆品,应先做皮肤试验,方法是将要使用的化妆品涂抹在手腕内侧皮肤比较细嫩的地方,留置一晚或2-3天,以观察其反应,若是出现异常反应,如发炎、泛红、起斑疹等,就必须避免使用该化妆品。 5、多补充水和维生素在饮食上,要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要均衡,最好包括大量含丰富维维生素C的生果蔬菜,维生素B的食物。饮用大量清水,除了各种好处外,它更能在体内滋润皮肤。平时自制一些营养面膜,如黄瓜汁面膜、丝瓜汁面膜、鸡蛋清蜂蜜面膜等,以逐步改善皮肤状况,获得皮肤的健美。 6、勤洗衣服,并一定洗干净随身衣物要冲洗干净,残余在衣物毛巾中的洗洁精可能刺激皮肤。 7、充足的睡眠睡眠具美容功效,每天八小时的充分睡眠,是任何护肤品都不能代替。 8、增加运动运动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进入最佳状态。 皮肤健康和美肤方面的问题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版权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 医院:接诊时间10:00-20:00(周末不休)。健康热线-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sjfb/3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痛经的女同学
- 下一篇文章: 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