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爱好者注意啦,这些必备的贻贝养殖法,
贻贝品种繁多,世界已知的有百余种,我国约有五十多种。贻贝分布广,适应性强。我国养殖的贻贝主要有紫贻贝、翡翠贻贝和厚壳贻贝。紫贻贝,壳表黑褐色,贝壳较薄,足丝细软,壳内面呈灰白色或浅蓝色。紫贻贝繁殖力强,生长较快,我省年从大连湾南移试养成功后,已推广养殖生产。翡翠贻贝,壳表翠绿色,光滑美丽,足丝较细软,壳内面呈瓷白色。厚壳贻贝,壳表棕褐色,生长纹粗且不规则,贝壳较厚。多生长在岛屿东北面、潮流畅通、有海浪冲击的岩礁地带。 贻贝的足丝是由棒状腹足的足丝腺分泌而成的。刚分泌出来的足丝为白色胶状,入水不久即凝固,富有韧性。贻贝靠足丝附着在固体上生活,甚至相互附着,集聚成群体。 贻贝的饲料是水中的小型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例如浮游硅藻、鞭藻、原生动物以及浮游生物的碎片等,都可以被贻贝摄食。 由于贻贝的种类及其所处的纬度不同,繁殖期也不一样。生长在福建沿海的贻贝,繁殖期如下:紫贻贝4~5月,9~10月;翡翠贻贝4~6月,9~11月;厚壳贻贝3~6月。 我认为贻贝的种类不同,第一次成熟最小个体(称生物学最小型)的大小也不同。春季采苗的紫贻贝,当年秋季成熟,生物学最小型的体长1.6厘米;翡翠贻贝一般一年左右成熟(少数春季附苗,当年秋季可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的体长1.8厘米;厚壳贻贝满二年成熟,生物学最小型的体长5厘米以上。 紫贻贝在福建沿海不但生长良好,而且能繁殖后代。然而,原生长在寒温带的这种“喜冷”生物,在福建沿海应该如何度夏保种?初步探索途径如下: (1)外海区沉台渡夏:选择夏季日平均水温不超过29℃、水清流急、风浪较大、附着生物少的海区,采取紫贻贝与厚壳贻贝混包混养、以旧车外胎为附着基、减少台筏浮力、把台筏沉至离水面5米以下的方法度夏。福建省平潭县在黄岐岛海区采取上述方法进行贻贝渡夏,效果良好,而且体长和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度夏的贻贝,在10~11月间,经刺激能排放精卵,受精、发育正常。但外海区水深流急,容易发生“拨桩”,要注意加固。 (2)室内降温渡夏:利用海带度夏的冷却废水度夏。水温控制在18~23℃,每天上午全量换水、清池,下午、晚上各换水1/3。每立方米水体的投放密度:1龄紫贻贝个,2龄紫贻贝个。饵料以番茹淀粉为主,搭配少量扁藻,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投饵。1龄紫贻贝成活率达99%,2龄紫贻贝成活率93%以上,渡夏贻贝的体长、体重都有所增长。 小张认为贻贝可以选择浮筏式养殖,要选择流速15~25米/分左右、风浪较小、水质肥沃、自然饵料丰富、落潮后水深3米以上的海区。浅海底播式养殖,要选择石砾或粗沙底质。潮间带底播式养殖,要选择底部平坦的、为岩礁或石砾底质的潮间带。竖条石和插桩养殖要选择鱼害较少、底质较稳定的滩涂或浅海,防止泥沙覆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beichia.com/zbcjbxx/9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先秦诗歌300首全集惟草木之零落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